编者按:11月14日,《泸州日报》、泸州发布等权威平台同步聚焦川江公司在国际班列运营中的核心引领作用,深度解读企业通过创新运营模式、提升运输效率、升级综合服务等关键举措,助力泸州深度融入 “一带一路” 建设、加速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实干成效与创新实践。
全文如下↓↓↓

11月12日,清晨的泸州港港口铁路货场,铁轨延伸向远方。伴随着机械臂的轰鸣声,四川川江集装箱航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忙着核对货单、检查集装箱锁闭状态、协调装卸进度、同步反馈货物动态……港口铁路货场又忙碌起来。
截至12日,川江公司今年已开行国际班列超60列,第四季度预计分别开行西向、南向班列各20列,以扎实的运力保障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港口铁路货场内正在转移货物。
借力成都:创新构建双轨并行格局
“每一个集装箱的安全装卸,每一份货单的精准核对,都直接关系到班列能否按时发车、货物能否安全抵达。”川江公司现场工作人员卢舟一边手持单据核对集装箱号,一边与码头现场理货班工作人员检查集装箱加固情况是否符合铁路发运标准。
据介绍,国际班列操作链条长、节点多,从货物进站、查验、装箱,到班列调度、口岸衔接,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影响整体时效。为应对这一挑战,川江公司创新采用“熟手带教+实战练兵”模式,由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带领新人跟进不同线路操作,手把手传授实操技巧;同时建立“现场问题即时反馈”机制,确保报关、调度、操作等后台部门第一时间响应,形成“现场—后台”联动闭环,以“零失误、零差错”为标准严控作业质量,守住安全与服务底线。
今年8月以来,面对班列发运量激增、线路品类增多的压力,川江公司现场团队主动延长作业时间,周末、节假日坚守岗位成为常态。
“针对泸州至俄罗斯等西向去程班列,我们通过两地资源互补与计划统筹,既充分释放泸州区位优势,又高效整合成都的市场资源与计划支持,成功破解了班列开行计划紧张的突出难题。”川江公司业务部经理刘奇昌介绍。
今年以来,川江公司持续深化与成都班列公司的战略协作,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东风,借力成都国际铁路港成熟的运营机制与规模效应,创新构建“泸州直发+合作开行”双轨并行的运营新格局,让国际物流通道更宽、更畅、更具韧性。
一批流向周边等地的货源正加速回流泸州,为泸州国际班列集结中心建设筑牢了坚实根基。

△从泸州港出发的中亚专列。
市场回暖:从广撒网到精准聚焦
当前,伴随中欧班列市场回暖向好,舱位需求持续走强,川江公司精准施策,将业务重心从“广撒网式市场开发”转向“精准化资源聚焦”,创新推行“保险+平衡”双轨策略,为货源稳定供给筑牢“压舱石”。
“一方面,我们稳定客户月度基础发运量,另一方面,积极吸纳精密仪器、高端消费品等适箱货物。”川江公司负责人黄子训介绍说,双轨政策既推动外贸数据提质增效,又增强了线路对优质产业的招商吸引力,实现了任务推进与运营质量的双向共赢。
今年以来,川江公司还不断推动服务模式从“单一运输”向“综合解决方案”深度转型,精心构建覆盖全链条、全场景的服务生态,让物流服务更有温度、更具深度。

△正在转移货物。
据川江公司副总经理梁波介绍,企业针对泸州老窖、新康意、天宇油脂等本地重点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专属服务方案,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
四川丝路寰宇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物流主管尹欢坦言,泸州拥有云贵川渝四省交界的优越地理位置,相比之下更能缩短货物集运距离、降低物流成本,加之泸州国际班列推出的优质服务与稳定班期,有效解决了企业此前在货物出境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流程衔接不畅、班期波动等问题,“这些因素成功吸引我们将货源‘转场’至泸州发运。”
自今年启动国际班列运营以来,川江公司累计发运国际班列超60列、近3000标箱货物,货值突破3亿元,业务版图全面覆盖西向中欧(俄罗斯)、中老中越跨境、南向铁海联运等核心线路。
今年以来,川江公司以协同联动凝聚发展合力、以精准组货破解运营瓶颈、以优质服务树立行业标杆,在国际物流赛道上奋楫争先、疾驰向前。下一步,川江公司将以更强劲的动能、更务实的举措拓宽国际物流通道、激活产业联动效能,为泸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添砖加瓦,为区域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更精彩的答卷。





